3-1 Oral airway  

 

維持呼吸道通暢之後,必須考慮如何將氧氣輸送給病人。這些給氧方式,包括以下各項:

  1. 口對口呼吸 (Mouth to mouth):為了防止感染,可以在病人嘴巴上放置隔離薄膜,薄膜必須具有吹氣可能通過的特性。

  2. 面罩對口呼吸 (Mask to mouth):攜帶型的面罩,一端蓋住病人嘴巴,另一端有一開口,讓施救者吹氣。

  3. 鼻管:經由鼻孔給予氧氣。

  4. 袋瓣呼吸面罩(Bag Valve Mask) 包括俗稱的Ambu Bag,及Venturi mask等。

  5. 人工呼吸器(Ventilator):氣管插管後,連接人工呼吸器。

  1. 呼吸道急救常犯之錯誤:

      呼吸輔助器材種類較多,使用時,由於不甚熟悉,經常發生以下錯誤:

        1. 沒有確實做好CAB之基本動作,呼吸道打開不完全。

        2. 給氣時,面罩未緊貼臉部,保持密不漏氣。

        3. 使用呼吸道器材之種類與需要時機不對,例如應使用面罩,但卻用鼻管。

        4. 有明顯呼吸道阻塞(如多痰),未先抽痰或清除異物。

        5. 太早或太遲施行氣管插管。

        6. 使用Ambu時,擠壓不完全,封口不緊密,擠壓速度過快(不應小於一秒),給予過多潮氣量(不應超過600-800mL)

        7. 氣管插管前,未先測試檢查必需之裝備。

        8. 氣管插管前,未先給予100%氧氣。

        9. 氣管插管時間過長(總過程超過20)

        10. 氣管內管放置位置錯誤。

        11. 氣管插管動作不正確,壓迫到上顎牙齒。

 

文◎ 林世崇醫師

文章標籤
給氧方式 Ventilation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Heart MD 的頭像
Heart MD

臨 床 筆 記 Progress Notes

Heart 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